西贝、罗永浩、贾国龙舆情分析报告
一、舆情分析背景
(一)事件起源
2025年9月10日,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“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是太恶心了”,并呼吁国家尽早推动立法,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。这一言论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,将西贝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公开回应,称罗永浩当餐所点13道菜“没有一道是预制菜”,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,同时开放后厨参观。此后,双方你来我往,事件持续发酵。
(二)数据概况
自2025年9月10日起至目前,共收集到相关舆情数据[X]条。其中,中性内容[X]条,占比约[X]%;负面内容[X]条,占比约[X]%;正面内容[X]条,占比约[X]%。声量在部分时段出现高峰,如9月15日的10:00 - 12:00,可能与西贝发布致歉信、罗永浩密集回应等事件节点相关。不同query的数据分布存在差异,部分query引发的负面评价较多。
二、声量趋势分析
(一)声量趋势总体情况
从按小时统计的声量趋势来看,自9月10日罗永浩发文后,声量逐渐上升,并在9月15日达到高峰。部分时段的声量波动明显,如9月15日10:00:00的声量达到17条,12:00:00为13条,11:00:00为12条。这些高峰时段可能与西贝发布致歉信、罗永浩回应以及事件的重要发展节点相关。
(二)声量高峰时段案例分析
案例一:多地市监局回应“西贝罗永浩预制菜”争议
案例内容:多地市监局回应“西贝罗永浩预制菜”争议:已关注该事件 该内容主要讲述了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关注“西贝罗永浩预制菜”争议事件,西贝餐饮公司发布致歉信并承诺整改的情况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但该内容在声量高峰时段发布,对整体声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。
案例分析:此案例反映出该事件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,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。西贝的整改承诺也引发了公众的持续关注,促使声量上升。建议西贝在整改过程中保持信息透明,及时向公众反馈整改进度,以缓解公众的担忧。
案例二:罗永浩“爆锤”西贝后概念股大涨,二级市场的预制菜更香?
案例内容:罗永浩“爆锤”西贝后概念股大涨,二级市场的预制菜更香? 该内容提到罗永浩炮轰西贝将预制菜推上舆论风口,同时国家卫健委主导的《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》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征求意见,催化了预制菜板块15日的上涨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但该内容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对事件进行了分析,吸引了不同层面的关注。
案例分析:该案例表明事件不仅在消费领域引发关注,还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影响。建议预制菜企业抓住标准出台的机遇,加强自身规范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同时,西贝也可以借助行业规范的契机,重塑品牌形象。
案例三:西贝致歉信删了又发,罗永浩喊话于东来
案例内容:西贝致歉信删了又发,罗永浩喊话于东来 该内容讲述了西贝发布道歉信后又删除,“虐”字加引号后重新发布,罗永浩喊话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情况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但该内容引发了公众对西贝道歉诚意的质疑,进一步推动了声量的增长。
案例分析:西贝道歉信的反复操作损害了品牌形象,建议西贝在处理舆情时保持诚恳的态度,避免此类失误。同时,罗永浩的喊话也表明事件仍在持续发酵,西贝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。
三、情感类型分析
(一)情感类型分布情况
在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中,情感类型分布呈现出中性和负面内容占比较大的特点。中性内容有[X]条,占比约[X]%;负面内容[X]条,占比约[X]%;正面内容仅有[X]条,占比约[X]%。这表明公众对该事件的态度较为复杂,既有对事件本身的客观讨论,也有较多的负面评价。
(二)不同情感类型内容案例分析
正面情感内容案例
案例内容:罗永浩x西贝事件全始末 该内容详细梳理了事件的时间线,分析了西贝引爆公众情绪的原因,并认为该事件对社会公众来说利大于弊,能推动餐饮行业规范发展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但该内容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件,认为事件能促使行业进步。
案例分析:此案例表明部分公众认识到事件对行业的积极影响,建议西贝借此机会加强与公众的沟通,展示整改决心和措施,争取获得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。
案例:罗永浩x西贝事件全始末
中性情感内容案例
案例内容:罗永浩最新发声:决定放弃起诉贾国龙 该内容仅提及罗永浩在个人微博发文回应“西贝致歉”,决定放弃起诉贾国龙,未表达明显的情感倾向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属于客观陈述事件进展。
案例分析:此类中性内容反映出公众对事件的持续关注,西贝应重视这些中立的声音,通过积极整改来引导公众态度向正面转变。
案例:罗永浩最新发声:决定放弃起诉贾国龙
负面情感内容案例
案例内容:硬刚罗永浩,西贝这次亏大了 该内容认为西贝在与罗永浩的争论中硬刚的做法导致事态失控,给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,长远来看对西贝不利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但表达了公众对西贝处理方式的不满。
案例分析:负面案例反映出西贝在舆情应对上存在不足,建议西贝反思自身的应对策略,以更加诚恳和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,挽回品牌形象。
案例:硬刚罗永浩,西贝这次亏大了
四、不同query影响分析
(一)不同query的数据分布和声量、情感倾向
不同query的数据分布存在差异。其中,“罗永浩 西贝”的总数据量为[X]条,负面内容有[X]条,占比[X]%;“西贝”的总数据量为[X]条,负面内容[X]条,占比[X]%;“西贝 预制菜”的总数据量为[X]条,负面内容[X]条,占比[X]%等。这表明不同query在声量和情感倾向上有所不同,部分query引发的负面评价较多。
(二)不同query下高互动量内容案例分析
“西贝”query下案例
案例内容:“几乎全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太恶心了…”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 该内容讲述了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且价格贵的情况,引发了网友的热议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但该内容是事件的导火索,对后续舆情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案例分析:此案例说明“西贝”query下公众对预制菜和价格问题较为敏感,西贝应重视消费者的这些诉求,加强菜品管理和价格调整。
案例:“几乎全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太恶心了…”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
“西贝 预制菜”query下案例
案例内容:西贝致歉,8道菜将改现做!网友:吃不吃预制菜,让我自己选 该内容围绕西贝发布致歉信并承诺多道菜品改现做展开讨论,反映出公众对预制菜明示和自主选择权的关注。
传播数据:评论量、分享量、点赞量和收藏量均为0,但体现了该query下公众的核心关注点。
案例分析:西贝应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在菜品明示方面做到更加透明,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。
案例:西贝致歉,8道菜将改现做!网友:吃不吃预制菜,让我自己选
五、KOL参与情况分析
(一)KOL参与情况统计
在本次舆情事件中,未发现明显的KOL(粉丝量≥10万)参与情况。这可能与事件的发展阶段和传播范围有关,也可能是因为KOL尚未大规模介入该事件。
(二)KOL参与的潜在影响及建议
虽然目前KOL参与较少,但如果后续有KOL介入,可能会对事件的传播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。建议西贝积极与有影响力的KOL进行沟通合作,邀请他们了解西贝的整改情况和品牌理念,通过KOL的正面传播来改善品牌形象。同时,也可以关注KOL的言论动态,及时回应他们的质疑和建议。
六、核心结论总结
(一)事件影响广泛
“罗永浩怒怼西贝预制菜”事件自9月10日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,不仅在消费领域引起公众的热议,还对资本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声量在部分时段出现高峰,反映出事件的重要发展节点受到高度关注。
(二)公众态度复杂
公众对该事件的情感类型分布呈现出中性和负面占比较大的特点,说明公众对西贝的做法存在较多质疑和不满。不同query下的内容也体现了公众对预制菜、价格、知情权等问题的关注。
(三)西贝舆情应对不足
西贝在舆情应对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,如道歉信的反复操作、硬刚罗永浩等,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,品牌形象受到损害。
七、策略建议
(一)加强整改落实
西贝应按照承诺尽快完成菜品调整和后厨改造,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。在整改过程中,保持信息透明,及时向公众反馈进展情况,增强公众的信任。
(二)优化舆情应对策略
西贝在处理舆情时应保持诚恳的态度,避免情绪化的回应。及时、有效地回应公众的质疑和诉求,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,以缓解公众的不满情绪。
(三)加强与KOL合作
积极与有影响力的KOL建立联系,邀请他们体验西贝的改进成果,通过KOL的正面传播来提升品牌形象。同时,关注KOL的言论动态,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。
(四)推动行业规范发展
西贝可以借助此次事件的契机,积极参与预制菜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,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。在行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,提高品牌的竞争力。